校综治字〔2018〕4号
校内各单位: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学校防灾减灾就在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8〕45号)要求,切实做好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安全。
二、任务分工
按照《吉林大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分工,结合学校和各单位实际,安排如下:
(一)校综治办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各单位开展工作,着力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水平。
(二)资产管理与后勤处、后勤服务集团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校舍排查和抗震加固工作,持续提升校舍安全水平;负责学校公共楼宇、公共设施、附属设施以及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防火门等安防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楼宇和附属设施安全,保障安防设施符合相关消防技术规范且良好运行;鉴定建筑安全状况,坚决封闭停用D类危房,落实对B、C类危房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严防校舍倒塌事故;严防夏季雷雨、雷电、高温等恶劣天气和塌方、塌陷等自然地质灾害对建筑及附属设施造成损害,以及该类损害对师生可能造成的伤害。
(三)基建处做好学校布局规划,注重对新建、改扩建校园建筑选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警性评估,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洪水沟等。
(四)基础教育办公室、附属学校、幼儿园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103号),建立健全校(园)舍年检制度、预警制度、信息监测公告制度、隐患排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保障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安全的责任体系。
(五)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修订完善本单位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制定师生员工紧急疏散转移方案,做好人员队伍、资金物资、避灾场所等准备;强化应急管理,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及时处置险情。
(六)各单位结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通过科普宣传、课堂教学、参观考察、体验操作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持续扩大安全教育覆盖面,反复检验、熟悉应急预案,增强师生员工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互救能力和避险技能。
三、工作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本着以师生员工安全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校内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人员,组织相关隐患排查整改、教育演练活动,强化重大事项报告、值班值守、监督检查等制度,不断提高学校防御灾害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吉林大学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8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