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综治字〔2017〕1号
校内各单位:
新学期来临之际,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持续巩固校园安全稳定良好态势,根据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全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吉教安〔2017〕1号)、《关于深入开展全省教育系统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吉教安〔2017〕2号)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实施春季学期校园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和安排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基础建设,加强校园安全宣教和督导检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整改
校内各单位应全面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围绕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开展“拉网式”自检自查工作,巩固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针对事故多发季节性规律、节点和薄弱环节,列出隐患清单,明确整治标准和措施,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抓手、能到位。对排查出的隐患立即整改,做到措施、资金、时限、责任人、预案“五落实”。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尤其要加强新学期安全管理工作,以消防安全、校车安全为重点,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降低意外风险。
(二)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管控
开展以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危化品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
依据《吉林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规范化建设,严查未经消防审批的新改扩建工程;
依据《校车管理条例》加强校车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严禁各种违法违规驾驶校车行为,提升校车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安全工作和饮用水监测监察,落实《餐饮服务安全管理条例》,确保校园饮食安全;加强流行性传染病监控,坚决防止出现重大疫情;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开展重大危险源排查,建立档案数据库;重点加强实验室危化品的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安全风险排查和管控。
(三)完善安全防范基础设施
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基础防范设施功用,加强本单位“物防”、“技防”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改造升级,检查并确保本单位安防设备运行良好;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推进本单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扩大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全覆盖。
(四)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培训
校内各单位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和培训演练,促进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常态化;春季学期内至少开展2次关于防火、防盗、防诈骗、防自然灾害、防食物中毒、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技能演练;及时提醒师生关注社会上出现的新型诈骗、盗抢犯罪手段,加强个人人身财产安全防范。附属中小学、幼儿园要会同学生家长、监护人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管理。
(五)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各单位要着力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过模拟演练反复检验信息披露、应急决策、联络协调、善后处置等工作程序各环节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不断修正和完善预案,以实现快速预警、快速反应、快速动员、快速处置的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各职能部门、业务指导单位要尽职履责,加强对归口单位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安全工作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的,要坚决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
(二)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各单位领导班子要把安全管理作为常态化重要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严密部署安排,细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务求行动取得实效。
(三)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要尤其加大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突出问题的监控和整改力度,安全检查要不走过场、不留死角,隐患问题要责任清晰、台账清楚,整改工作要控增量、减存量、措施得力,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要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资源投入、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五到位”。
(四)各单位将春季学期安全工作实施情况总结报告于6月15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 baowc@jlu.edu.cn,联系电话:85168794。
吉林大学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7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