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综治字(2017)5号
校内各单位:
今年5月12日为我国第9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贯彻教育部、吉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通知要求,决定从即日起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我校2017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工作的主题是“减轻校园灾害风险,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我校师生员工人员整体基数大,正处于迈向“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时期,防灾减灾压力大。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增强学校综合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维护学校和师生安全是各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校内各单位要紧密围绕活动主题,广泛动员,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组织师生到各类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纪念馆观摩学习,开展专题知识讲座、科普展览等、发放校园防灾减灾宣传资料等,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进校园、进教室、进课堂,增强防范和应对灾害风险的意识和技能。
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微信公众号、校报等校园媒体面向全校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刊载、发布防灾减灾避险自救知识,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等,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安全教育。
三、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制度化建设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总体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落实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本部门防灾减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制度,明确细化各个岗位维护秩序、应急抢险和紧急救护的职责。有关单位应建立健全校舍年检制度、预警制度、信息监测公告制度、隐患排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校舍安全。
四、加大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校内各单位特别是资产管理与后勤处、保卫处、各校区综合办、基础教育办公室、后勤服务集团要以本次“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结合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根据部门职责,加强与消防、地震、气象等专业部门的联系,对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山体湖泊等建筑设施和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编制校园灾害风险清单,摸清灾害底数,及时治理整改,消除隐患。
五、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并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完善地震、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等灾害以及火灾等事故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按照要求,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和综合防范措施,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广大师生熟悉各类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切实提高学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吉林大学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