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综治字(2015)7号
校内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教电2015【391】号)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的通知》(吉教安字【2015】14号)文件精神,深刻吸取“8.12”天津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我校决定即日起开展安全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校成立安全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振斌 李元元
副组长:韩晓峰 王胜今 刘晓民 张向东 杜 莉 韩文瑜 李 凡
成 员:(以姓名笔画为序)
丁 刚 于传波 王利锋 王登攀 兰恒斌 冯正玉 史成刚 田 力
申桂香 全 华 刘德斌 孙大军 孙长智 孙英男 巩英春 闫国生
佟成涛 吴德忠 张兴林 杨 杰 杨 洲 杨振明 赵 伟 陈忠仁
周春国 孟凡志 姚广川 姚毓春 宫皓宇 胡 亮 钟 新 高 军
高占东 顾旭东 聂宏凯
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办公室主任:宫皓宇(兼)
二、总体要求
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各单位要成立安全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结合秋季开学等重要时间节点,亲自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加大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检查力度,真正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切实深下去、严起来,及时督促落实整改。
三、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
各单位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总体要求,针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礼堂等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实验实训基地、实验研究场所、教学实验室和实验用品仓库等重点危化品区域,校园施工现场、各类校办企业、学校老旧房屋等重点单位,油气输送管道、电网线路、水电气设施等重点部位,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重点特种设备,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大检查;深入开展以危险化学品安全为重点的,覆盖消防安全、校车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校舍安全及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
四、专项整治内容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着重检查学院实验、实习、实训人员培训管理、规范操作,有毒有害实验用品购买、领用、登记制度以及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处置备案制度等落实情况,实验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情况,重点部位自动监控、泄漏检测报警情况,实验用品仓库通风、防火防爆设施设备维护及运行情况等。
(二)消防安全。着重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和消防安全工作档案建立健全情况、消防设施和器材演练情况、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情况等。
(三)校车安全。
对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617号令)规定,着重检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情况,校车使用许可管理制度、校车驾驶人资格管理制度、安全行车教育培训考核制度、校车日常检修制度、接送学生交接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情况等。
(四)食品安全。检查学校食堂人员卫生、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原料采购、存储、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落实情况,学校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监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等。
(五)校园安全。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应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落实、实战演练情况,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及人防、物防、技防、值班巡查、校外人员及车辆管理等落实情况,校园配备一键式报警设施,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等情况,学生安全意识、逃生技能等安全教育知识宣讲、校园法制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
(六)校舍安全。着重检查校舍防范洪灾、泥石流、雷电、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有关措施和制度的落实情况,校舍信息录入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和校舍档案保管情况,校舍安全档案建立和完善情况,校舍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情况,学生防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开展情况。严禁使用D级危房。
(七)特种设备安全。以锅炉、电梯和压力容器为重点,检查特种设备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安全技术档案建立情况,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情况,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等。
五、有关要求
(一)扎实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各单位要强化安全意识,始终把师生安全放在首位,勿存侥幸心理。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各类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排查和立体化整治,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逐项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隐患责任和隐患预案,切除落实整改措施,彻底堵塞漏洞,确保绝对安全。
(二)重点做好危化品专项整治。各单位要联系有资质的危化品处置企业尽快将积压的危废品分批处理,并逐步建立和危废品处置企业长期合作、定向处理机制;加大危废品处置设施和实验室安全设备的投入;增加实验室安全人员数量,加强危废品处置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确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应急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要把事故应急意识和自救呼救技能教育培训作为师生员工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事故防范意识和逃生避险、自救呼救技能。
(四)持续构建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各单位要把此次专项行动与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相结合,把专项行动与安全大检查“回头看”、“夏季攻坚”相结合,保障和进一步加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保障能力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巩固和稳定校园安全态势。
(五)各单位请于9月8日前完成专项行动工作,并将专项行动总结(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至学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心校区商贸楼217室),电子版发送至baowc@jlu.edu.cn。联系人:公辉 马初,电话:85166238 85168201。
吉林大学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5年8月25日